可爱老人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搜索
查看: 357|回复: 28

回忆65年前的高考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4-6-12 11:4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玻涛 于 2024-6-12 11:45 编辑

回忆65年前的高考

      2024年高考,已经结束了,由于我家没有子弟参加高考,我也不去关心,不过看到今年一千三百四十二万学子参加考试,又唤起自己对65年前高考回忆。
      1959年我高中毕业了,我们浙江金华琅琊镇有三个同学在金华一中上学,三人都参加了高考,当时考完填写升学志愿,可以报9个大学(本科),9个专科。考完就回老家,等待通知,八月份徐得亲先收到北京钢铁学院录取通知书,接着唐瑞蛟收到浙江医科大学录取通知书,我是最后收到浙江大学录取通知书。其实1959年,全国高中毕业生人数:30.0万人,高校招生数27.4万人,录取比例 91.3 (%),报考人数:33.3万人,录取比例 81(%)。当时由于高中少,大部分同学都能考上大学,我们金华一中二班,考入浙大(包括杭州大学)就有13位,其中杨月浩同学,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,孙建国、周汉原同学考上北京大学。不过当时政审比较严,有的同学因此没有录取,我的同桌俞永甫同学当年没有录取,第二年录取到江西农业大学,毕业后留在江西当教师,他说他的学生当上将军有好几位,都邀请他到那里玩,后来调回到诸暨老家任教,早已退休,他说养老金比我高的多。1963年杭州大学同学毕业了,浙大杭大同学一起在中山公园合影,由于黄善通下放,一共来了12位,我们毕业之后,1960-1962年,金华一中连续三年荣登全省高考第一名,可惜现在落后了,前十名都难进。
    当年考的好的同学都录取到985和211的名校,毕业之后分配到国家重要单位或偏远地区,而考的一般同学录取到本地大学,毕业之后在当地工作,退休后养老金不低,所以说现在学生都想考名校,因为现在学生自己找工作,名校毕业生更有机会录取到大城市好单位,真是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我老了,早退休,我的子弟孙辈都已经大学毕业,我也不去考虑这些问题。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
评分

参与人数 5人气值 +25 收起 理由
周永根 + 5 大赞!
陌上红尘 + 5 情真意切!
肖燕 + 5 赞一个!
真真 + 5 赞一个!
彩色风筝 + 5 大赞!

查看全部评分

发表于 2024-6-12 12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 今非昔比,恍若隔世。那年头的录取率竟如此之高,也是罕事,此后就难了,再加上阶级成分一卡,好多学生就此罢了。若是没有乱七八糟干扰,大学,好大学的毕业生确实会有比较好的前程,因为都是一条道走到黑。现如今则大不同了,路径多了,选择多了,真没必要非去挤那一条路。
    读书以明心 明志,不做糊涂人。至于功名利禄实乃身外之物,妄求不得,山高水长,阴晴圆缺,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。还是顺其自然为好,取该得所得,享天地之福,一生无恙,无恼。
发表于 2024-6-12 14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恰同学少年, 风华正茂。 教书的和公务员退休工资高, 你们大多数人都是当技术员, 都在企业, 工资就低了。 那时候谁都不知道后来会这样。

评分

参与人数 1人气值 +5 收起 理由
陌上红尘 + 5 赞一个!

查看全部评分

发表于 2024-6-12 15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
本帖最后由 廖若晨星 于 2024-6-12 15:16 编辑

赞!玻涛老师: 回忆65年前的高考 我59年当学徒了工资9元一个月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6-12 17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玻涛 于 2024-6-18 20:14 编辑
山洞 发表于 2024-6-12 12:42
今非昔比,恍若隔世。那年头的录取率竟如此之高,也是罕事,此后就难了,再加上阶级成分一卡,好多学生 ...

谢谢你的热情回复,讨论这个问题。我出生解放前,到7岁上学时才有小学,老师要动员小孩上学,1953年小学春季毕业,初中不招生,到夏天招生,一个县只有一个初中招150人,我是到邻县金华去考,总算录取,我很幸运,后来录取金华一中,考大学就很容易,考不上就回家当农民。过去农村青年出路当兵或上学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6-12 17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彩色风筝 发表于 2024-6-12 14:29
恰同学少年, 风华正茂。 教书的和公务员退休工资高, 你们大多数人都是当技术员, 都在企业, 工资就低了 ...

1992年工资改革,企业转产,其实许多企业破产,许多南方人孔雀东南飞,我呆在厂没有动,其实也没有后悔,有的回去,子女学习跟不上,有的早早谢世了,现在我除了养老金低点,其他都可以,知足。我总想人不可能事事如意的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6-12 17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廖若晨星 发表于 2024-6-12 15:13
赞!玻涛老师: 回忆65年前的高考 我59年当学徒了工资9元一个月

你1959年就参加工作,工龄长,养老金调整还是有利的。
发表于 2024-6-12 20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过去读书,不说报效国家,起码也想着为国家做点什么。现在就不同了,都是想着多挣钱,想着自己能过好点。
发表于 2024-6-12 21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那时大学录取的比例这么高啊!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。以前考上了大学就有工作,现在考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6-12 21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肖燕 发表于 2024-6-12 21:19
那时大学录取的比例这么高啊!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。以前考上了大学就有工作,现在考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找得 ...

解放后,国家开始扫盲,办速成学校,一个县只有一个初中,每年招150人初中毕业考中专不少,毕业之后也是干部待遇,国家统一分配,那时考大学比较容易,大学多是五年制本科,医学有六年制,当时浙大是五年制,杭大是四年制,1963年杭大同学毕业,我们二个学校高中同学在西湖中山公园聚会。以后就很少见到了。
        
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

手机版|公众号|小黑屋|可爱老人网

GMT+8, 2024-6-28 18:09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