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爱老人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搜索
查看: 521|回复: 51

[随笔] 生产队食堂享“口福”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4-6-4 11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李稼圃 于 2024-6-4 11:21 编辑

    旧话重提生产队食堂享“口福”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——忆当年果树资源普查走访山乡散记

      我的毕业论文《锦西县果树资源普查》的实践和写作,是大学三年下四年上,在辽西走廊梨果产区——锦西县(今葫芦岛市连山区)完成的。历经整个生长周期春华秋实亲临现场的详细操作,在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,还经历了那个时代难以忘怀“吃大锅饭”的林林总总……

    山丁子嫩芽蘸大酱
  
          普查开始第一站——虹螺岘公社,是果树种类集中的区域。其自然之美名震辽西,名扬塞北。公社果树技术员谢永青,带领我走遍大小虹螺山方圆二三十里,爬陡坡,涉溪水,走村屯,访老农,白天寻觅果树资源,采集植物枝叶花朵和幼果,晚上就随谢永青住在山村农户,整理调查记录。印象深刻的是板石沟“秋李”哥“大枣”。还有生产队食堂的玉米面大饼子就“水焯山丁子嫩芽蘸大酱”。
山丁子,落叶乔灌木,果实小近球形,种子育苗可用作苹果的砧木单叶互生,叶片椭圆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嫩叶可代茶。我认识并喜欢吃野菜,但吃山丁子嫩芽还是第一次,山野风味,苦中有甜。

    刺玫花沟“玫瑰酱”
  
           张相公屯公社果树技术员的是一位刚刚结婚的新郎官。新郎官见我是来自省城高等农业学府的学生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,陪我走遍虹罗水库的山坡丘陵,查果树树种,访村屯老农,晚上就住在他的家里而且是他的新房,新落成不久的正房东屋,红松檩木尚散发着幽香,连火炕上的铺盖都是里面三新。
张相公屯的食堂也比较有特色。公社辖内有一处刺玫花沟,沟里沟外长满了野生红刺玫,人们开花季节精心采摘盛开的花朵,放在瓷罐内加糖捣碎,用塑料布封口,放在阴凉处或埋在土壤中酿制,待花蜜成熟后开坛食用。
  正赶上我普查驻在期间,竟歆享到这难得的美味,一个玉米面窝头、一碟玫瑰酱,馨香甜蜜,美不胜收,至今难忘。

    葱花油饼炖猪肉
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 暖池塘公社因境内有一股泉水从地下涌出、四季长流冬暖夏凉、严冬不冻而得名。我赶到暖池塘已经是秋天果实成熟季节了。当天,正赶上县农业局组织的果树巡回检查拉练到此。领队是一位刚从熊岳农校毕业到任不久的新兵,他见我是沈农的学长,就照顾我和他们一起在公社食堂就餐,并随队拉练。
此        时大跃进浮夸风已经盛行,由于吃大锅饭导致的物资紧张、粮食紧缺等负面影响也已日渐凸显。为了满足县、社干部多吃多占的贪欲,拉炼队伍所到之处都杀猪宰牛,巡回考察之中又顺手牵羊,不惜损害集体而损公肥私。这天的丰盛午餐就是家常油饼、红烧猪肉。午饭后分乘大卡车进生产队果园检查。
            苹果羞红了笑脸,鸭梨染黄了面皮,沉甸甸压弯了枝头,预示着即将满足社员们丰产丰收的愿望。不料想,一阵飒飒秋风,吹来一波“飞蝗”,进入果园就直奔熟透了的果实,选又红又大采摘,不仅大口吞食还要塞满口袋,更有甚者有意远离人群,在无人见证之下,边采边塞入事先携带的特大包裹……

    大锅铁铲炒韭菜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 经过春秋两季的普查,最后还要撰写考察报告以完成毕业论文。在县果树股安排下,我来到位于县域西北的喂牛厂,这里曾经是中国果树科研所一个实验基地,果树资源丰富,果农技术水平较高。生产队开始给我找一间农家东厢房,白天在一张“地八仙”上写总结,早午晚在生产队食堂就餐。
            生产队全体社员都在食堂吃饭,用直径两米的大锅煮饭、贴玉米面饼子。我是外来人口,凭粮票供应主食。副食只有一扎从生长在田地栽种的大葱上劈下来的葱叶,外加一碟农家大酱或盐水。炊事员见我是省城来的大学生,说应该给予特殊照顾,于是在午饭时特意给我炒一盘两毛钱的韭菜,现从菜地割一绺老韭,洗吧洗吧切成韭段儿,放在大铁锅锅底,用铁锹翻动,铲出来的还不如留在锅底的多。我看如此费时费力,还是跟大家同等待遇吧!
           一周过来,肚里空空又缺少油水,又饿又馋,实在坚持不住,央求家住喂牛厂的果树股技术员家属,在家里给我用刚刚从生产队白菜地间苗下来的小白菜,做了一碗新玉米面的疙瘩汤,算是改善一次生活。

       有诗备查:
         □□果树普查走山乡,毕业论文获嘉奖。张相公屯玫瑰酱,大小虹螺野菜香。大锅铁铲炒韭菜,睡卧土炕吃食堂。倏忽岁月半世纪;朝花夕拾论短长



点评

欣赏李老师 [随笔] 生产队食堂享“口福” 精彩佳作分享!遥祝李老师永远健康、幸福、美好!天天开心快乐!  发表于 2024-6-4 22:12

评分

参与人数 8人气值 +34 收起 理由
休闲在清迈 + 1 大赞!
真真 + 5 赞一个!
同舟共济 + 3 大赞!
春归来 + 5 赞一个!
肖燕 + 5 赞一个!

查看全部评分

发表于 2024-6-4 11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坐沙发先读为快!
发表于 2024-6-4 11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满满的回忆,难忘的岁月。
发表于 2024-6-4 13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李老师的文笔细腻优美,再现了那年那岁月的精彩片段,都闻到饭菜的香味了,欣赏老师佳作,下午好,端午安康!
发表于 2024-6-4 14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欣赏李稼圃老师佳文回忆: 生产队食堂享“口福”   下午好
发表于 2024-6-4 15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倏忽岁月半世纪;朝花夕拾论短长。
欣赏李老师当年写毕业论文的回忆,祝老师笔耕不辍,健康长寿。
发表于 2024-6-4 21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拜读李老佳作~生产队食堂享口福。很抱歉,原创版的精华名额已满,佳作只能推送首页。

这段历史因为我在城市没有经历过,我丈夫经历过,略知一二。这是段苦难的历史,家家户户的锅收走之后,都吃大锅饭了,头几天还能有点吃的,后来没米下锅了。接下来大家都知道,挖野菜了。
发表于 2024-6-4 21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在李老还是学生,下乡实习的时候,看到了百姓的疾苦,看到了某些人的多吃多占。
地位多么重要!

事情过去了六十几年,还不能面对直白,再过些年,我们都走了,下一代更不明白了!
发表于 2024-6-4 22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欣赏李老师  [随笔] 生产队食堂享“口福”  精彩佳作分享!遥祝李老师永远健康、幸福、美好!天天开心快乐!
发表于 2024-6-5 05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是我65年前亲身经历过的——
我正读大三,利用暑假回乡探亲。
家里已不再自己做饭,大饭锅早已交出大炼钢铁,全村人都要到大食堂吃饭。
管分配的老师傅说,要照顾北京回来的大学生,多给了一个苞米面窝窝头。那窝头个头挺大,下面的眼也挺深,吃着是什么滋味早就忘记了……
        
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

手机版|公众号|小黑屋|可爱老人网

GMT+8, 2024-7-1 02:13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